全部日志
年份:
- 10: 范立波:如何成为一位法理学者?
- 23: 《法律:七堂法治通识课》译后记
- 17: 什么是检验理论为真的标准?
- 08: 理论如何面对法律实践(发言稿)
- 31: 新月:学会如何向高手学习
- 28: Martha C. Nussbaum, A Liberal Education:Should academics join the government?(附吴万伟译本)
- 24: William Deresiewicz,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ith That?(附吴万伟译本)
- 19: 冉夷侨:采访Brian Bix教授小记
- 18: [访谈]Korsgaard:内在论与规范性的根源(葛四友译)
- 18: 笛卡尔:谈谈方法(摘录)
- 17: 关于“法理学原理”课调换教室的通知
- 16: 郑玉双:采访夏皮罗教授小记
- 12: 刘锐平:读《师从天才:一个科学王朝的崛起》有感
- 10: 蓟门法哲学研习会第九期:科尔斯戈德论实践的首要性
- 04: 德沃金:《最高法院的阵型》(The Supreme Court Phalanx)
- 24: 关于写作与论文发表
- 23: 馬南村:不求甚解
- 15: 蔡梦馨:法理学研讨课:回顾与小结
- 13: 苗炎博士对《论法律规范性的概念与来源》一文的批评
- 06: 王汎森:治學經驗談 ── 一些心得,一些反省
- 30: 朱清时:博学从少读书开始,花少量的时间,掌握最本质的东西
- 27: 富勒:判例法中的理性与命令(张平 陈晨译)
- 26: Martha Nussbaum:“决非偶然之事”:哲学与公共生活(吴万伟译,附原文)
- 23: 冉夷侨:如何写导言——《研究是一门艺术》第14章“导言”部分读书笔记
- 23: 在公邮中的留言
- 18: 网上免费上耶鲁?(给大一新生)
- 17: 【法理学研讨课】研讨报告中存在的问题(续)
- 17: 卡尔·雅斯贝尔斯论大学和教育
- 14: 与同学通信三封
- 12: 张伟仁:林纪东老师谈读书、写作和司法
- 12: 赵晓力访谈两篇(给大一新生)
- 11: 研讨报告中存在的一些问题(随时更新)
- 11: 国内大学生阅读能力低得惊人
- 11: Cass R. Sunstein, Virtues and Verdicts( 德沃金《法袍正义》书评)
- 10: 法理学研讨课第一次研讨印象
- 09: 范立波: 论法律规范性的概念与来源(《法律科学》,2010年第4期,页20-31。)
- 07: 刘叶深:麦考密克对哈特的解读(蓟门法哲学研习会第八期预告)
- 06: 来自牛津的问候
- 05: 如何写读书报告(与两位同学的通信整理)
- 05: 美国前最高法院大法官David H. Souter在哈佛毕业典礼上的演讲(附译文)
- 02: 方流芳:如何认真地看待学术游戏——读德沃金访华报告有感
- 31: 王凌皞:孔子杠上德沃金——儒家“正名”学说 vs. 法律解释主义(蓟门法哲学研习会第七期)
- 30: 施一公:如何提高英文的科研写作能力
- 27: 【美】蒂莫西A. 0.恩迪科特:语言的不确定性(戴一飞译,《比较法研究》2009.5)
- 27: Charles.Jablon:法官是说谎者吗?——对德沃金《法律帝国》的维特根斯坦式批判(陈林林、刘诚 译)
- 27: 王鵬翔:刺蝟的哲學:德沃金生平與思想簡介
- 27: Dworkin:我们的法官必须成为哲学家吗?他们能成为哲学家吗?(傅蔚冈、周卓华 译)
- 22: 王汎森:如果让我重做一次研究生
- 19: 【图书推荐】Neil Browne, Stuart M. Keeley: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—–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(附程伟同学读后感)
- 19: 帕特里克·邓利维:博士论文写作技巧—博士论文的计划、起草、写作和完成(帕尔格雷夫系列)
- 15: Joseph Raz: 法律实证主义与法律渊源(俞静贤译)
- 12: “海峡两岸法理学研讨会”简报
- 12: 富勒:实证主义与忠实于法律:答哈特教授
- 11: H. L. A. 哈特:实证主义和法律与道德的分离
- 11: 写作英文论文的一些心得
- 06: 【图书推荐】毕恒达: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
- 02: 《法学方法与论文写作》(2010年春季)结课论文批改意见
- 01: 於兴中:文以载道——以法学学位论文的写作切入
- 29: 【图书推荐】Wayne C. Booth, Gregory G. Colomb, and Joseph M. Williams:The Craft of Research, Third Edition
- 26: 理查德·A·波斯纳:卡多佐的司法哲学(张海峰译)
- 26: 卡多佐:法律的生长与司法哲学
- 25: 网络社会的言论自由
- 24: 【图书推荐】严耕望:《治史三书》
- 24: 林磊:恬淡乃能自守,充实而有光辉(严耕望晚年生活剪影)
- 22: 约瑟夫·拉兹:权利和个人福利(宋海彬译 ,於兴中校)
- 16: Lawrence B. Solum《法理词汇》致中国读者序(王凌皞译)
- 15: 蒂莫西·恩迪科特:裁判与法律(冉昊译)
- 05: 范立波:论法律规范性的概念与来源
- 01: 於兴中:简评《法律分析应该如何》
- 30: 与同学论学之九
- 30: 与同学论学之八
- 27: 蓟门法哲学研习会第六期活动通知
- 26: 教育目标分类学是教学的金钥匙——评修订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
- 26: 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2001版教育目标分类
- 23: 与同学论学之七
- 22: 严耕望治史经验谈:充实而光辉
- 21: 与同学论学之六:勇于写作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。
- 08: 与同学论学之五
- 07: 拉兹等:道德与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法律哲学
- 03: 与同学论学之四
- 02: 【图书推荐】經濟學與法律的對話(附葉俊榮推荐序)
- 01: 何毓琦:致青年学者——如何撰写学术论文
- 26: 王鸿飞:关于写作
- 26: Frederick Schauer:宪政主义的背景
- 24: 陳弘毅:西方古今法治思想之梳理——讀《法治:歷史、政治與理論》
- 23: 《法律的概念》读书小组第三次活动通知
- 22: 谈史学论题选择——严耕望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的一次演讲
- 21: 布赖恩·比克斯:《法律、语言与法律的确定性》中文版序言(邱昭继译)
- 19: 欣闻小树即将赴英伦
- 18: Cass R. Sunstein joins Harvard Law faculty
- 18: Michael Sandel:哈佛最受欢迎教授
- 17: 王泽鉴先生关于读写的一些看法
- 17: 布赖恩·比克斯:哈特和法律理论的诠释学转向(谌洪果译)
- 17: 布赖恩·比克斯:哈特与法律实证主义(周林刚译)
- 14: Michael Sandel的正义论课程
- 10: 约瑟夫·拉兹:权威、法律和道德(刘叶深译)
- 09: 德沃金复旦讲学纪要
- 24: 吴量福:也难也不难——再谈学术研究方法
- 22: 孔祥軍:嚴耕望先生史學述略
- 21: A Fateful Election
- 20: Ronald Dworkin:Is Democracy Possible Here? ——Principles for a New Political Debate
- 19: Scott J. Shapiro:The "Hart-Dworkin" Debate: A Short Guide for the Perplexed
- 16: 余英时: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——敬悼严耕望学长
- 14: 范立波:《法律的概念》:准备及序言(《法律的概念》第一期发言记录)
- 13: 《法律的概念》读书小组第二期通知
- 12: 约翰•麦克吉尼斯/著 吴万伟/译:经验主义的时代
- 11: Philosopher’s Annual Announces “Ten Best” Papers of 2008
- 10: 范立波:余英时谈通与专
- 10: Joseph Raz:Between Authority and Interpretation
- 05: 蓟门法哲学研习会第四期活动通知
- 04: “Justice in Robes”中译本出版
- 02: 翟振明:迷失在“诉诸后果”谬误中的中国哲学学术
- 30: 《法律的概念》读书小组
- 30: 有效完成论文初稿的十二步骤(zt)
- 29: 朱子读书法
- 18: 柯 岚:告密、良心自由与现代合法性的困境——法哲学视野中的告密者难题
- 17: 英美法理学基本著作(待完善)
- 16: The Rule of Recognition and the U.S. Constitution(Matthew Adler and Kenneth Einar Himma ed.)
- 15: 余英时:怎样读中国书
- 15: 吴玉章:《法律体系的概念》译文后记
- 11: 蓟门法哲学研习会第三期活动通知
- 11: Scott J.Shapiro: Why were you initially drawn to the philosophy of law?
- 10: 贺麟: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
- 10: Justice for Hedgehogs: A Conference on Ronald Dworkin’s Forthcoming Book
- 08: “实践哲学视野下的法律观”专题研讨会在西安举行
- 06: 冯象:法学院往何处去
- 01: Jeremy Waldron著作一览【待补充】
- 26: The London Philosophy Study Guide:Reading Philosophy
- 23: Brian Leiter的美国法学院法哲学排名
- 23: 蓟门法哲学研习会二年计划(草案)
- 23: 蓟门法哲学研习会章程(草案)
- 19: 期刊論文的分析技巧與程序
- 19: 如何發揮指導教授的最大效益
- 19: 如何撰寫你的文獻回顧
- 01: Joseph Raz(From Wikipedia)
- 01: Problems of Philosophy:Philosophy of Law(John Gardner)
- 01: Timothy Endicott: Jurisprudence(2006)
- 01: The Blackwell Guide to the Philosophy of Law and Legal Theory
- 31: 梅贻琦:大学一解
- 28: 范立波:分离命题与法律实证主义
- 28: 哪些英文期刊发表的法哲学论文质量最高?
- 28: 法院究竟为何物
- 28: 抛硬币判案合法吗
- 03: 注册与评论事项
近期评论